2025年08月12日/ 浏览 36
关键词
和信普惠、借呗催收、第三方债务催收、支付宝借贷、网贷逾期
描述
和信普惠是否与借呗存在合作关系?本文深度剖析其真实背景、运营模式及与借贷平台的潜在关联,为用户提供债务催收避坑指南。
近期,不少网贷逾期用户收到以”和信普惠”名义发来的催收短信或电话,声称”受借呗委托处理债务”,这一说法引发广泛质疑。事实上,和信普惠并非借呗(蚂蚁集团)官方催收机构,而是一家注册于北京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,主要业务包括助贷、信用咨询及贷后管理。
尽管无直接合作,和信普惠仍可能通过以下方式介入借呗债务催收:
– 转包催收:部分正规催收机构将难处理案件转包给第三方,形成多层委托链。
– 信息倒卖:用户数据被非法贩卖后,非合作方也能获取欠款人信息实施催收。
– 模糊话术:刻意使用”支付宝相关业务””蚂蚁集团战略伙伴”等表述混淆视听。
行业潜规则:2022年某催收公司内部培训视频曝光,其要求员工”不直接承认也不否认与平台的关系”,利用欠款人心理施压。
验证官方渠道
要求对方提供:
数据比对
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或支付宝APP查看:
警惕违规行为
如遇以下情况可投诉至12378银保监会:
法律时效争议
部分第三方催收会刻意忽略:
反制取证策略
通话时明确声明:”正在录音,请说明你公司全称、授权方及债务明细”,此举可有效遏制暴力催收。
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可见,和信普惠实控人曾关联多家P2P平台,其商业模式呈现典型特征:
– 助贷导流:为持牌机构推荐借款人并收取服务费
– 贷后管理:承接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
– 灰色操作:2021年因”未经同意查询个人信息”被工信部通报
行业人士透露:”这类公司往往在监管收紧时注销旧主体,另注册新公司继续运营。”
结语
网贷催收迷雾中,借款人需牢记:所有合法催收必须提供债权归属证明。如遇和信普惠等机构催收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交叉核实,避免落入”身份伪装”催收的恐吓陷阱。保持理性维权,才是应对债务问题的正确姿势。